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国际刊号: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邮发代号:2-422
创刊时间:1957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文摘杂志
《动物学杂志》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11-1830/Q
国际标准刊号:0250-3263
邮发代号:2-422
《动物学杂志》简介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双月刊)1957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入闱中国期刊方阵。动物学杂志是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动物科学领域具有创造性和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有创见的新思想、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内容丰富、选材严谨、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发表周期短。为全国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管理人员及广大业余爱好者。
《动物学杂志》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生物学文摘(预评)、动物学记录、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
《动物学杂志》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795;综合影响因子:0.556
《动物学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动物资源与管理、珍稀濒危动物、动物养殖、有害动物防治、研究生论文园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和快讯、基础资料、综述与进展、专题知识讲座、科技动态等。
《动物学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
1.1稿件一式二份,同时请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公函,证明作者身份,无侵权、泄密和一稿两投行为(研究生论文还须导师的推荐信)。
1.2稿件务必清、定稿。打印稿小四号字单面隔行打印;手写稿请用方格稿纸书写清楚。
1.3稿件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楚、图表清晰。提倡写短文,每个版面以1500字计,来稿(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一般请勿超过下列限定:研究论文4500字;研究简报1500字;研究快讯700字。
1.4来稿请在第一页下脚注处注明基金资助情况(资助项目名称及批文号,并附基金资助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介绍(姓名,性别,年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_mail等),并请注明通讯作者。
2.论文格式要求
2.1题名应言简意赅,方便检索。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实词首字母大写。
2.2作者署名人应是对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
2.3单位应写作者单位的标准全称及所在地和邮编。
2.4摘要中文摘要放在文首。内容必须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请用第三人称叙述,以不超过250字为宜。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下面,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或略详于中文摘要。须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写法示例:钱燕文QIANYan-Wen)、单位名称、所在地、邮编和国别。
2.5关键词一般为3~5个,应中英文对应,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面。
2.6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确定,列在关键词下面。
2.7全文书写规格文中请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及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数字。首次出现的缩写词,应先写出中文名词后,再在括号内写出英文和缩写。对易混淆的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及正斜体等请用铅笔标明。物种名称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附拉丁学名(种属名用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
文稿中名词术语的用法应前后一致。研究论文的前言不列标题,主要概述研究背景、与论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简况及研究目的。
2.8小标题应简短准确、层次清楚。各级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左顶格编排,如“1”(一级标)、“1.1”(二级标)、“1.1.1”(三级标)依次类推。
2.9图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可用复印件)。图表力求精选,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反应同一数据的图与表不能重复。其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在文中引用处明确注出,并在该段落的下面画图框,表示图的位置,图号、图题、图注写在相应的图框下方,各种图标明序号附在文后。
2017年《动物学杂志》02期成功投稿论文:
研究报告
广西大明山鸟类群落组成、区系成分和垂直分布蒋爱伍;周丕宁;蒋德梦;何超;
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刘小斌;韦伟;郑筱光;赵凯辉;
贵州草海保护区钳嘴鹳种群动态雷宇;韦国顺;刘强;刘文;
鄂尔多斯蓑羽鹤小群体的GPS-GSM跟踪初步分析温立嘉;任永奇;邢小军;包小峰;
紫水鸡非繁殖期日节律与时间分配宋文宇;韩联宪;邓章文;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预测研究卢志宏;武晓东;柴享贤;杨素文;
红吸盘棱皮树蛙新纪录及其分布区扩大曾昭驰;张昌友;袁银;吕植桐;
广州市花地湾市场龟鳖类调查王健;宋亦希;肖嘉杰;李玉龙;
贵州蒙江鱼类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代应贵;
投稿论文:紫水鸡非繁殖期日节律与时间分配
【摘要】:2011年1月至11月使用瞬时扫描法及焦点动物取样法对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西湖湿地(26°00′~26°01′N,100°02′~100°03′E,平均海拔1 970 m)的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行为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定义为取食、寻食、休息、修饰、警戒、位移和其他共7类,扫描时将取食和寻食合并为觅食,分析非繁殖期的日节律和时间分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