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具有宏观性,整体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对监测水资源是十分有利的,比地面水质监测更有优越性,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也会发表这方面的论文,下面学术顾问也整理了几篇以往发表过的论文,投稿人员可作为参考:
文献一、基于异构服务的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遥感监测是获取水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水资源遥感监测数据的多源化及算法和服务异构化的特点,使得数据及应用共享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数据和算法的多源集成管理问题,研究建立基于异构服务的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以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数据及服务。主要通过KVM实现底层资源虚拟化,为数据体量及异构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通过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及数据立方体实现水资源数据的高效存储与高性能处理;利用异构服务一体化封装等技术实现服务的共享。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结合各级部门共享的水资源遥感监测及统计数据,以自下向上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及用户层4层结构,实现我国水资源遥感监测数据及异构服务的共享交换等功能,对我国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有积极作用。
出处《水利信息化》 2021年第2期70-75,共6页
关键词水资源 遥感监测 监测平台 异构服务 服务集成 设计
文献二、基于遥感影像的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监测及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为探索干旱程度、了解成因,提出基于遥感影像的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监测及管理措施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流域影像,经过最小噪声变换完成去噪处理;设立流域基线,在NIR-Red特征空间内分析流域附近土壤光谱特征,构建水资源监测模型;将标准降水腾化指数引入到此模型中,得到水平衡值,使用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得到不同区域旱涝等级;对于干旱严重地区,提出健全水法体系,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实验证明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到水资源监测中具有优质可行性,能及时了解流域干旱程度信息。
出处《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关键词遥感影像 干旱区流域 水资源监测 管制措施 光谱特征
文献三、近40a来博斯腾湖水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与特征分析
摘要湖泊水资源变化记录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湖泊的水资源变化信息,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宏观、动态地监测了近40 a来博斯腾湖的面积、水位和库容等水文信息,分析了时间动态变化过程与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博斯腾湖水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变化过程呈现波动性,依次可将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972—1990年,博斯腾湖处于萎缩阶段。这一阶段湖泊面积持续萎缩,水位持续下降,水量持续减少,1990年最低水位1 045.32 m,湖泊面积为908.12 km2。21990—2002年,博斯腾湖处于显著扩张阶段。这一阶段湖泊经历了水位上升、面积增大和水量增多,其中2000年达到了峰值,此时湖泊最大面积为1 210.68 km2,湖泊最高水位为1 048.5 m,湖泊蓄水量约为90×108m3。32002—2010年,博斯腾湖处于持续萎缩阶段。博斯腾湖的水位、水量和面积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9年湖泊水位较2002年约下降了3.3 m,水资源总量减少了约38.56%。这一变化特征是一定时期内区域水资源补给平衡的结果,其变化原因既有气候波动的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在短期内,博斯腾湖水资源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水资源 博斯腾湖 遥感监测
文献四、近10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摘要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石羊河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定量监测策略及关键技术,提出石羊河流域尺度的植被覆盖、水库面积、积雪面积等要素因子的快速监测方法,并具体通过实际监测水库蓄水前后面积、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积雪分布特征,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发现:1997-2006年,整个祁连山区域冰川积雪面积呈多波形变化,有线性增加趋势。其中,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上游)和中段积雪面积呈减少趋势,西段呈增加趋势。石羊河流域植被总面积整体上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中稀疏植被和茂密植被退化最严重,适中植被面积变化不大。红崖山水库面积基本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是19.35km2;最小值出现在2001年,为7.4km2。
关键词水资源 积雪面积 植被覆盖度 水库面积
以上都是遥感监测水资源方向之前投稿的论文,或者您还有这方面论文发表的疑问,可和学术顾问交流,给您推荐合适的期刊,分享相关的论文,帮助您论文早日发表。